
13
2023
-
07
行情冷翡翠為什么不降價
行情差,毛利會下降
翡翠生意是個高毛利行業,很多人覺得既然價格水分大,那么行情清淡的話應該會降價,降低毛利率。
事實恰恰相反。
翡翠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是有成本的,資金周轉率越高,周轉速度越快,利潤率就會越低;相反,資金周轉越慢,資金成本越高,利潤率也就越高。在中國,資金成本大概是20%~25%左右一年(含通脹因素),就是說你錢放床底下一年不動,可以認為貶值了20%以上。考慮到翡翠行目前是資金凈流入的行業,所以翡翠交易清淡會導致毛利率上升。生意越差捂貨現象就會越普遍,跌價只是個一廂情愿的想法。
大范圍資金鏈斷裂
會有部分商家前期投入過大,攤子鋪的太快導致資金回籠出現問題,但是不具有普遍性和行業性的。
為什么?有人不禁要跳出來質疑,然后用股票、黃金等等一系列兼具投資—投機產品的走勢來說事,說漲多了一定會跌,做多資金跟不上了就會崩盤。
這是種想當然的教條主義說法,沒有想過其他產品崩盤的原因。
資本密集型行業要出現行業性的資金緊張有個前提條件:用金融杠桿放大風險。
就是說,除非出現大規模的借錢買賣翡翠或者說出現以翡翠為標的的金融衍生品,那么翡翠買賣要出現行業性的資金斷裂是不可能的。
真到翡翠賣不動或者賣的很慢的那天,大不了商家轉藏家,然后找個其他能謀生的行業也好過賤賣翡翠。不做虧本生意是每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看看中國股市有多少被套牢的股民埋頭做鴕鳥就知道了。而且翡翠如果價格開始松動,那么就會是滾雪球效應,剎不住車的,所以有貨的誰都不會那么傻,沒貨的只能傻傻去幻想.
商家沒錢賺會死
這個有點道理,但是要死的總歸要死,而且多半是自己經營思路出了偏差。
隨著翡翠價格的不斷高企,商家煩惱的不是有沒有的賺,而是能不能拿到好貨。
其實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看,商家即是藏家:拿好貨,賣錢;拿更好的貨,賣更好的價錢。任何時候翡翠商家手里的錢相對于手里的貨而言都是只占一小部分的——這一點和翡翠的大玩家大藏家何其相似。
翡翠玩到最后(資源枯竭的話),就是大玩家大藏家之間的交易,高買高賣或者直接以物易物。現在還在不斷加入進來的翡翠商家,以后一部分會被市場淘汰,剩下的早晚有一天會主動或者被動變為翡翠藏家。
都擔心翡翠價格高了消費群體會少,消費力會下降。我不這么看。我認為現在的不斷加入商家其實就是翡翠的主力消費人群,從行為模式上來看和以藏養藏的玩家沒有區別。
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什么人是翡翠消費主力呢?就是那些喜愛翡翠但是還沒有真正跨入以玩養玩這個階段的消費者。
對莊認為:翡翠的最佳銷售對象就是這些對翡翠有了解但不理解,或者能理解但缺乏市場經驗的人群。對材質似懂非懂,對價格朦朦朧朧,商家的優質客戶。
對莊認為的翡翠以玩養玩是指:上手的東西能夠相對輕松的以不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
玩到這一步,經驗、眼光、資金、渠道或者人脈等等至少要沾一樣,實在不行至少運氣要在你這邊。玩到這一步了,翡翠不僅是你的裝飾品,也是你的資產,能保值能變現,不是說指這個吃飯養家,但是能讓你在投入有限的情況下玩下去,玩得長久一些,能最終碰到值得收藏的東西。
現在很多玩家和消費者也在賣閑置,但是很多賣不掉或者是虧本賣。
這不是什么值得稱贊的事情,如果從以藏養藏的角度去考慮在買翡翠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東西以后能不能賣掉,會不會虧本。
只有這么想這么去做,才是長久的玩法。
等過了以藏養藏的門檻,才算是真正走上翡翠保值和賞玩收藏的路了。
文章部分內容源于網絡